蹉跎13年仍对A股投弃权票 潜规则绊倒修正药业上市

   更新时间:   发布时间:   12

  2004年,经过股份制改造的修正药业意图在香港上市,此后,修正药业一直在A股和港股上市徘徊不前。十三年间,申请IPO、借壳重组上市等手段用尽,修正药业的上市路依旧茫茫。

  这样的遭遇对于一家优质民营企业而言,可以说是非常罕见了。2004年,修正药业实现收入21亿元,此时距离它成立不过9年。谁又能想到,1995年成立的修正药业前身是一家负债400万元的地方国企,而在2000年之后就坐稳了吉林省药企龙头的宝座?

  毫无疑问,修正药业“继承”的是优质资产。然而,在风光的另一面,却也有上市未果的现实。2003年起,修正药业就一直在为上市努力,却总是在监管将要进行资料审核的关键时刻选择放弃。

  为何放弃?修正药业的过往扩张不乏质疑之声。首当其冲的即是难以避免的医药行业潜规则。早在2007年,就有券商明示商业贿赂是医药企业上市审核的绊脚石。也就是在同一年,修正药业董事长陷入行贿风波。

  2017年7月,吉林省延边林区中级法院的一纸刑事判决书,将这段不光彩的历史展现在台前。

  判决书显示,修正药业集团公司董事长修某多次向担任地方官的褚来福行贿。据褚来福供述,2007年在担任吉林省靖宇县县长期间,接受修正药业集团公司董事长修某的请托,收受通化市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的10万股权。

  2011年,褚来福调任长白县县委书记,修某为了修正天利药业和十五道沟望天鹅风景区得到其支持,送予15万股股权。

  潜规则的恶劣影响不止于此。2013年7月,大型跨国药企葛兰素史克被曝商业违规,涉嫌严重商业贿赂和涉税犯罪。2014年9月,葛兰素史克被判罚金人民币30亿元,并从此在中国市场一蹶不振。

  对于修正药业而言,潜规则造成的恶果也历历在目。长期以来,大量的销售人员贡献了修正药业持续的业绩增长,也因此,销售人员成为修正药业的基石。修涞贵之子,修正药业集团原总经理修远此前曾表示,修正10名万员工,8万从事销售。而销售,正是潜规则盛行、滋生乱象的灰色地带。

  《直面》此前爆料,2016年,修正药业在全国有18位销售人员因擅自挪用资金被指控或被判刑,其中仅地区销售经理就达16位之多,涉案总金额近400万元。(详见《修正药业上市或现“拦路虎” 18位员工先后遭指控》)

  这并非修正药业法律诉讼的全部。《直面》查阅工商登记注册资料发现,从有据可查的2012年算起,修正营销公司涉及的销售合同纠纷诉讼将近1000条。

  事实上,在修涞贵设计的公司结构中,修正营销公司位列集团四大板块之一,掌舵者,正是修涞贵之子,修远。销售仍是修正药业的重头戏,面对销售潜规则的积弊,“少帅”并未扭转修正的预期。《直面》统计发现,仅在2017年迄今,修正营销公司涉及的法律诉讼就超过100条,内容多属销售合同纠纷。

  这也意味着,多年踟蹰不前的修正药业,再次对A股上市投了弃权票,转而对香港和美国上市兴致渐浓。事实上,中国证监会吉林监管局的辅导企业名单中也从未有过修正药业的身影。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企业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举报 收藏
相关行情
推荐行情
点击排行
浙ICP备202103070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