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泥鳅有什么好处吗?

   更新时间:   发布时间:   471
泥鳅和鳝鱼常被人称为“水中良药”,黄鳝益肾,泥鳅有什么作用呢?

泥鳅和鳝鱼常被人称为“水中良药”,黄鳝益肾,泥鳅有什么作用呢?鳝鱼就是我们所说的黄鳝,早在《山海经》里就有黄鳝的记载,以它入药并不奇怪,徐衷在《南方草物状》全面描写了鳝鱼,为后来的医疗用途做了基础,人们用鳝鱼的各个部位来入药,有滋补之效,而后,和鳝鱼的一样生活在湖泊中的泥鳅就引起关注了。

中药上有很多共性,比方同样源自海边的昆布和海藻,药性相似且功效也相同,我看过泥鳅的相关记载,泥鳅为甘性(源于《纲目》《滇南本草》等等),鳝鱼属甘温之品,它们多少都会有些滋补的作用,只是补益的专攻之处不同,就好比人参补气,而玉竹滋阴一样,泥鳅的补益作用和鳝鱼有明显的区别。

既然有药用价值,那吃泥鳅到底对身体有什么好处?

于我个人而言,不论是鳝鱼还是泥鳅,我都不喜欢吃,因为吃起来感觉太硬了,根本不是我喜欢的那种口味,这其中或许也有做得不好吃的原因,反正我不爱吃泥鳅。吃泥鳅是有好处的,既然能入药,说明对身体某方面起到调理的作用,只是很少有人意识到泥鳅也是一味药材,它的食用价值掩盖住了药用上的作用。

我们了解泥鳅的价值,可以让人有更清晰的认知,知道什么样的情况下多食泥鳅对身体有益,能改善哪些问题。

01,泥鳅补人体中气;

泥鳅之补,在于补中气。这里要说到中医上的内容,气有固摄和推动等功能,我就说固摄来说,它不单是固摄血液,让血液安然在该在的轨道中运行,固定住体内的脏器,使其正常在运作,比如胃,大肠以及胞宫等等。

中气不足,那就容易出血,或者是脏器出现一定程度的位移,补气的作用同样重要,不亚于滋阴或者是补阳。

泥鳅的这个功效常用来治脱肛,得痔疮而脱肛的人适合食用泥鳅,《纲目》中提到的“暖中益气”正是指这一方面。

02,泥鳅能祛湿邪;

常听到一些人说要喝祛湿茶,倒不如吃一些泥鳅。祛湿的重要性想必大家都知道,湿气重的人仿佛在顶着东西生活,感觉头重而且关节不灵活,乏力等等,想要活得自如,祛湿是必然的,泥鳅就有祛湿的功效。

说到这里,泥鳅的应用就很明显了,包括水肿,风湿关节炎,小便不利等等,这个功效对体内湿热的排出也有帮助,我觉得除湿效果是有的,但是和车前草,薏米比起来,或许还欠缺火候,这就导致了泥鳅的功用常被人忽略。

03,泥鳅有补脾之效。

泥鳅补脾,是补中气的一个延伸,所谓的“补脾”,适合脾气不足的人食用,《医学入门》这本书里用“止泻”二字来概括,为什会泄泻?这就跟脾有关了,脾是后天之本,主运化,运化出现问题,说明该补脾了。

常出现泄泻的情况,不妨吃泥鳅,或许会有改善作用,《本草求真》中记载“泥鳅入脾”,在止泻的同时一并带走阻滞在脾的湿邪。

泥鳅虽是一种食材,却有补中祛湿的作用,食用泥鳅有很多好处,但要达到治病救人的目的,光靠吃这种菜是不够的,还是要合理配伍用药来治疗。泥鳅和黄鳝的滋补之处不同,但各有所长,说不上谁强谁弱。当你明白它们的作用,知道你更需要的是哪一种滋补,那你就知道,谁对你而言更重要了。

以上就是小编的回答了,觉得有帮助的话别忘了点赞,收藏或分享给更多人。关注中药师黄小编,了解更多农村药材。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企业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举报 收藏
相关行情
推荐行情
点击排行
浙ICP备2021030705号-2